1945年9月2日,美国海军战舰“密苏里号”停泊在东京湾,举行了历史上意义重大的日本投降书签署仪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散去,全球笼罩的战争阴云终于消散。然而,虽然这次投降仪式的庄严场面已经为许多人所熟知,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为何选在军舰上举行?
通常,像签署投降书这样的重要仪式,会选择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或建筑内举行,但为什么这次却选择在一艘战舰上?“密苏里号”虽然是一艘重达4.5万吨的大型战舰,理论上来说,东京也有很多地方能容纳更多的观众。显然,背后必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美国陆军和海军之间的“荣誉之争”。在日本投降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选择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作为代表来主持签字仪式,这让当时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十分不满。尼米兹认为,自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国海军从中途岛到日本本土一直是太平洋战争的主角,而让陆军的麦克阿瑟主持签字仪式,显得过于偏袒陆军,完全不公平。
展开剩余77%由于两位领导人分歧严重,一时难以调和,海军部长弗雷斯特尔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他建议由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尼米兹代表美国海军共同出席签字仪式,尽管麦克阿瑟依旧主持,但仪式的场地则由海军选定。杜鲁门同意了这个提议,最终将“密苏里号”选为签字仪式的举办地。这艘战舰作为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战列舰,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仪式结束后,成群的美军飞机从“密苏里号”头顶飞过,低空通场,场面气势恢宏。这些飞机中,一半来自航母,一半来自陆军航空部队,这样的安排也是杜鲁门希望体现各军种之间的平等与团结。
“九一八”回日本
9月2日早晨8点半,联合国代表团抵达“密苏里号”。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代表徐永昌。作为中国在对日作战中,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且遭受的侵害最深最重,徐永昌的这一位置无疑象征了中国在战后世界中应有的地位。8点50分,盟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也登舰了。随着他的到来,军舰桅杆上的那面历史悠久的美国国旗缓缓升起。这面国旗曾在珍珠港遭袭时飘扬在华盛顿国会大厦上,之后随美军征战欧洲,在波茨坦会议期间还飘扬在德国的天空。
不久后,乐队的奏乐声骤然停止,所有人目光转向了日本代表团的到来。日本外交部长重光葵率领的代表团步履蹒跚地走上甲板。重光葵一腿健全,一腿假肢,拄着手杖一瘸一拐地走来。他身穿整洁的礼服,脱下礼帽后才缓慢地走向签字桌,后面跟着梅津美治郎以及其他9位日本代表。所有代表站在签字桌旁,站成三行,面对着联合国代表团。
麦克阿瑟气宇轩昂地坐下,开始签字。麦克阿瑟一共使用了六支钢笔,前两支分别赠送给了美军的温赖特少将和英国代表。其余四支则分别送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海军学员和他的妻子。签字仪式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直到中国代表徐永昌走到签字桌前,端庄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此时,日本代表们面色如死,站在一旁一动不动,气氛凝重而沉默。
中国记者朱启平回忆说,在场的各国代表中,美国人显得轻松自如,英国人态度愉快,苏联人则显得高大威武,而中国代表则显得庄重肃穆。当签字完成后,麦克阿瑟与各国代表离开了签字区,时间正好指向了9点18分——这个时间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九一八”回日本,这一天,终于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投降书签错地方了?
在“密苏里号”上签署的投降书共有两份,一份由美国保存,封面为墨绿色真皮,现存于美国国家档案馆;另一份则由日本带回,封面为简陋的黑色帆布。设计如此简单的封面,目的有二:一是表示对日本的轻视,二是认为反正日本不会好好保存这份投降书,甚至可能会丢弃,既然如此,不如干脆省去精致的装订。
然而,投降书签署时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按既定程序,签字后应该由日本代表上前取走他们的那份投降书。可是,当其中一位日本代表走到桌前拿起那份投降书时,他突然停住了。原来,投降书上竟然出现了签字错误!加拿大代表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了法国代表的位置上,导致后续签字的排列错乱,最后新西兰代表不得不将名字签在文稿的最底下。
这一失误使得场面一度陷入了混乱。所有人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记者们纷纷拍照记录这个尴尬的瞬间。麦克阿瑟看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转身指示仪式负责的拉马尔中校去调查究竟。经过了解,麦克阿瑟迅速决定采取补救措施:现场的工作人员用钢笔在签字处划线修正,确保签字有效。
最终,日本代表们看到这一敷衍的做法,不禁心生愤怒,但他们只能默默忍受,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签字仪式在这种跌跌撞撞中结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落幕,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成为了全球铭记的时刻。
如此,战后新世界的篇章拉开了序幕。
——史海魅影
发布于:天津市垒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