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宋徽宗,人们总不自觉地想到“靖康之耻”,这段让人痛心的历史。作为一国之君,宋徽宗却沉迷于宗教和享乐的生活,他的统治期间,整整二十多年,几乎完全忽视了身为帝王的责任与使命。即便在被金人俘虏、遭遇羞辱的“牵羊礼”后,他依然在被囚禁的九年里,生下了十四个孩子。宋徽宗到底是无法自拔,还是为了求生存才不得不屈辱地妥协?在金朝的皇宫中,他又究竟做了些什么不堪的事情?
若他没有做皇帝,宋徽宗赵佶或许会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文化名人。作为宋神宗的第十一子,赵佶完全有可能安稳度过一生,作为一位闲散的亲王,享受他钟爱的文学艺术。即便是在宋神宗驾崩后,他的哥哥赵煦继位,赵佶依然是宁国公、端王,拥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他对画作和书法有着天赋,他结交了许多名家,如高俅、王诜等画家和艺术收藏家,并投身于自己的兴趣:收藏和绘画。与许多贵族不同,赵佶的爱好并非虚伪,他真心热爱艺术。
展开剩余82%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1100年,哲宗去世,赵佶并未有意争夺皇位,偏偏却深得向太后的宠爱,最终不情愿地继位为皇帝。如果赵佶能在背后得到向太后持续的辅佐,百姓的生活或许不会如此艰难。然而,向太后在他即位后不久便去世,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赵佶继续未曾关心过政事的本性,硬着头皮面对复杂的局势。
面对两朝积弊,派系纷争,赵佶无法找到应对的良策。他只能在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摇摆,借此维护暂时的平衡。随着改革派的势力上升,赵佶便将保守派的官员一一召回,再与改革派激烈对抗,似乎想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这两股力量。于是,他将曾支持他的保守派一并打压,全面倾向改革派,重用蔡京、赵挺之等人。
蔡京的城府深远,远非赵佶能够比拟。通过一系列手段,蔡京迅速从一个普通官员升为首相,掌控了朝堂的实权。宋徽宗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权力,依赖蔡京解决政事,也因此放松了对国家的关注。与此同时,他迷上了道教,开始重建自己的端王府为龙德宫,全身心投入到道教中,逐渐沉溺其中,完全无视百姓的困苦,国家的危机也逐步加剧。
在这段时间里,赵佶依旧毫不关心民众疾苦,反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道教建筑的兴建,资金来源竟然来自百姓的赋税,民众痛苦不堪,百姓的生活更加困顿,贫富差距悬殊。为了持续自己的享乐生活,赵佶甚至通过增加税收和改变度量衡,强制征收土地,为自己打造奢华的宫殿和道教建筑。这一系列腐败政治导致民众起义四起,其中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尤为著名。
不仅仅是治理内部的无能,宋徽宗的外交政策也显得软弱无力。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他寄希望于金国的完颜阿骨打,最终却不得不与金朝结盟,共同击败了辽国。想要单独收回燕云十六州,结果却只能依赖金朝的支持。即便如此,金国对宋朝的威胁依然无法避免。1125年,金国借张角叛变之事南下攻宋,彻底打破了宋徽宗的幻想。
宋徽宗的信心在金人南下的消息传来时瞬间崩溃。他无法相信自己将成为亡国之君,急忙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恒,并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这二十多年治国失职的种种过错,并废除了此前的苛政,希望能通过这一行为挽回民心。然而,百姓的怒火早已积压,时局的颓势已无法挽回,百姓的怨声载道,宋徽宗的软弱也让人民感到深深的悲哀。
太子赵恒即位后成为钦宗,但他同样无力挽回国家的败局。不到一年后,靖康之耻的惨剧发生。金人率军破城,宋徽宗和钦宗为了求生存,直接放弃了帝王的尊严,将城门大开,任由金人轻松攻占汴京。金兵进入后,随意杀戮和掠夺,百姓的死伤惨重,城内的悲鸣回荡空中。
徽宗和钦宗在金人面前失去了所有的尊严,金人提出的割地赔款要求无耻地得到了接受:中山、太原和河间三镇割让,黄金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绢帛牛马无数。对于这些要求,二人只能点头答应,换取一线生机。可金人并不满足,要求的数目逐步增加,黄金一亿两、白银十亿两、绢帛一千万匹,已经被搜刮一空的百姓和宫廷,也无法再承受这样的剥削。
面对屠杀和劫掠,金人还不肯罢休,最终将徽宗和钦宗以及他们的妃嫔、宫女一同押送至金朝。一路上,宋朝的女性遭遇了无比惨痛的折磨,她们遭受了金人士兵的凌辱与蹂躏,无数女人忍受不了屈辱选择自尽。沿途的尸体成堆,曾经高高在上的公主妃嫔变成了金人手中的战利品。
徽宗和钦宗的屈辱更是加深了他们的耻辱。二人被迫脱去衣服,只穿羊皮游街,这便是历史上最为人所诟病的“牵羊礼”。这种耻辱的经历持续了长达九年的时间,徽宗和钦宗在金朝的几个城市中辗转,处境始终没有好转。尽管如此,徽宗却表现出难以置信的心态,他为了求得生存,对金人卑躬屈膝,甚至将自己的妃嫔送给金人,自己也与她们生下了多达十九个孩子,尽管其中五个是金人的子嗣,他却不敢发声。
即便自己亲手葬送了祖业,成了历史上最为窝里横的皇帝,宋徽宗依然选择一味享乐、委曲求全,这不仅暴露出他对于帝王之位的无所作为,也揭示出他对国运覆灭的深深漠视。
发布于:天津市垒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