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夏日炎炎,办公室里的空调冷气俨然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续命神药”。
但似只吹空调还不足以完全缓解打工人口腔的“干涸感”和心头的燥热。
这时,最适合泡上一杯白茶,让疲惫的身心暂时休憩一番。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需要为众多同事、宾客奉茶时,如何能做到从容应对,又不失茶道的雅致呢?
北宋文豪苏轼曾在《汲江煎茶》中写道:"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这种豪迈与精细并重的茶事智慧,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如何在人多的场合优雅地泡茶。
图片
古人云:"器为茶之父",选择恰当的茶器无疑是成功的第一步。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特别强调:"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
但在宾客如云的夏日聚会中,却要反其道而行——首选大容量茶壶。
这看似违背传统,实则蕴含现代的生活智慧。
接下来,就从备器、洁器、备茶、投茶到冲泡,一步步解开夏日群饮的茶事密码。
图片
《2》
用大壶泡茶,其实是一种智慧。
在三十多度的酷暑中,受天气影响,人难免就有些烦躁,为多位宾客泡茶,最怕的就是手忙脚乱。
这时,容量500ml以上的大茶壶将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为什么说大壶更适合夏季的多人场合?
首先,大壶泡茶可以实现效率与优雅兼得。
一把大壶可以一次性冲泡出足够的茶汤,避免频繁续水打断交谈。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大壶泡茶既能保持礼节和礼数又不失效率。
图片
其次,大壶泡茶可以保持茶汤温度的稳定。
在夏季的空调房中,小壶茶容易凉,而大壶因为水量够多,所以降温的速度较慢。
最后,大壶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
建议选择玻璃壶,它透明的材质可以观赏壶中茶叶舒展起舞,带把手的设计还方便取用。
还可以选择陶瓷大壶,不仅材质好,不吸色不吸香,并且保温效果更佳,500ml容量的陶瓷壶比300ml的小陶瓷壶的保温时间更长。
还有不锈钢的保温大壶,适合有出行计划,或者在户外使用,能够保持茶汤的温度。
请记住苏轼的智慧:"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壶泡茶看似粗放,但只要搭配得当,同样可以展现茶道之美。
图片
《3》
接着进行清洗的环节,茶具的清洁在湿热夏季尤为重要。
多人共用的茶具,清洁不当易滋生细菌。
分享几个夏季茶具清洁的妙招:
一、提前进行预处理,这十分关键。
可以用新鲜的柠檬片擦拭大壶内壁,这样既能去味又能留下清香。
如果遇到较厚重的陈年茶渍时,可用小苏打加水调成糊状,用软布擦拭。
图片
二、选对清洁方法很重要,其实相比于其它材质的大壶,玻璃大壶和陶瓷大壶已经算好清洁的了。
只要正常用清水清洗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清洗完毕后一定要及时擦干,否则壶壁内可能会留下自来水的水痕。
之前去景德镇,老匠人曾传授过一个清洁秘诀:清洗完茶具后可以倒扣晾干,避免积水产生水渍。
就算是已经清洗过一遍的大壶,在正式使用时,还是需要再用沸水烫一烫壶的。
不要觉得这一步很麻烦,这不仅是为自己买一个心安,更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
图片
《4》
洗干净茶具后,就可以开始挑选茶叶了。
都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本身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夏日多人饮茶,不必追求名贵,而应选择耐泡、清爽、性价比高的"口粮茶"。
毕竟不是每个人的钱包都是鼓鼓囊囊的,假如强行拿昂贵的好茶来“撑面子”,最后只会落得个“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狼狈下场。
图片
如果是爱喝白茶的茶友,推荐选择春寿眉散茶,原因有三:
一、春寿眉属于新茶,香气清新怡人,工作感到困乏时喝上一杯,顷刻间提神醒脑。
二、散茶不像饼茶那样需要撬,直接从茶袋中取出来就可以冲泡了,十分方便。
三、寿眉是白茶圈里出了名的“性价比之王”,不仅符合大众的口味,而且价格比白毫银针、白牡丹等低。
无论如何都请记住茶圣陆羽的告诫:"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选择口粮茶并不代表将就,而是回归喝茶的本质。
图片
《5》
挑好茶后就可以开始投茶了。
用大壶泡茶,要记住一个关键点,就是先放茶,后加水。
烫好壶、温过杯之后,直接把准备好的干茶投进去。
至于投多少茶,没有固定的标准,一切都要取决于你的壶多大、打算加多少水。
图片
因为用大壶泡茶,茶叶要在壶里泡比较久,不像盖碗那样能快速出汤,所以茶量千万别贪多,放多了就容易泡浓泡苦。
像产区优良、工艺良好的高山白茶,茶水比大概3:400,就足够泡出一份又鲜又醇的茶汤了。
如果实在不知道要投多少茶的,教你个保险法子,只要记住“宁可少放,也别多放”就行了。
只要简简单单地在大壶底部铺一层茶叶,就足够泡出一壶香醇可口的好茶汤了。
图片
《6》
最后就是冲泡环节了,投茶完毕后,别犹豫,直接冲入滚烫的沸水。
有些茶友可能会说:“这么热的天,为什么还用热水泡,冷泡它不香吗?”
别管夏天多热,但沸水泡茶才是正道,毕竟只有高温才能把茶叶深处的香气和鲜醇滋味彻底激发出来。
假如水温不够,茶香就飘不起来,高山白茶那股子鲜爽劲儿也出不来,泡出一壶白开水似的茶汤,喝着多没意思呀。
注水完毕后,盖上盖子,耐心等上3-5分钟左右。
图片
看着干茶在壶里跳着舞,当清水渐渐变成清亮的浅黄绿色时,就代表茶味就已经泡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就可以出汤,按人数给大家各自分上一杯了。
喝完一轮后,若大壶里还有底儿,别倒掉,直接续上沸水,接着泡第二壶。
不过要记住,大壶泡的茶要趁鲜喝!
要是摆在那儿三四个钟头也没人动,香气跑了,鲜味也掉了,再喝就既不香也不鲜了。
与其将就,不如重新现泡一壶,滋味还好得多。
图片
《7》
从备器到冲泡,夏日多人茶会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传统与现代的智慧。
在这炎炎夏日,一壶好茶不仅解暑,更连接人心。
无论选择粗犷的大壶冲泡,还是精致的盖碗,茶的真谛始终在于分享的喜悦。
下次当宾客盈门时,不妨从容地温杯烫盏,让茶香成为夏日最清凉的款待。
毕竟,茶如人生,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完美,而是那份共饮时的真诚与欢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垒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