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消息,根据我国“羲和号”卫星观测,近日,太阳发生了一次日珥爆发事件,大量的等离子体物质和能量被抛向太空。这次爆发的威力极其强大,划出了一条长达约40万公里的炽热等离子体沟壑,其长度大致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日珥是由太阳等离子体构成的较冷且密集的丝带,它们可以通过磁场悬浮在太阳表面上,当这些日珥变得不稳定时,可能会剧烈爆发,有时会引发日冕物质抛射,触发地球上的地磁暴。
但这次事件发生在太阳的东边缘,并未对准地球,所以没有造成明显的近地空间环境变化。
太阳活动仍处峰年 空间天气灾害还将频发
专家表示,随着太阳活动高年的到来,类似的事件已多次发生,目前太阳活动虽然有所减弱,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太阳仍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爆发。
当前,我国太空资产规模持续壮大,在轨航天器数量已超1000颗,太阳活动进入高活跃状态,空间天气灾害频频发生,给太空资产安全带来了更大挑战。据统计,在轨卫星故障有一半左右是受到空间天气事件的影响。
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罗冰显:如果太阳爆发活动很多,太阳辐射会影响中高轨的卫星器件的寿命;另外,低轨卫星带的燃料有限,就是为了抵消大气的阻力对它轨道的衰减。在太阳活动高年或者太阳爆发的时候,大气密度就会上升,如果是强磁暴,可能会上升5倍、10倍。卫星受到的阻力增加就不得不消耗更多的燃料来维持它的轨道去抬轨,它的寿命就会比预期要降低。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 李晖:在近几年的太阳活动高年,全球已有数量比较多的卫星纷纷陨落,这个也与太阳活动在不断增强有一定的关联。
此外,太阳爆发之后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会穿过卫星的电子器件,影响仪器发出的指令与数据图像,同时也会给航天员舱外作业安全等带来不利影响。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 王劲松:将来可能有几万颗甚至几十万颗低轨卫星在天上,如果太阳爆发使得大气忽然变化,卫星受到阻力变化,大家纷纷都去调轨,空中的交通就乱了。因此未来卫星飞行过程中的飞行安全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类似这样的影响也使我们要用越来越高端的手段更精准地预报空间天气。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垒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